淺談質量意識 | 挖掘你的質量意識,助力公司成長
導讀:

一、中國質量之路任重而道遠
①2009年6月27日清晨5時30分左右一棟13層建成未交付的居民樓倒塌,造成一名施工人員死亡。

原因:行業的暴利驅使偷工減料(施工成本僅占項目的三分之一)樁基竟然使用的空心水泥管。
②2008年9月8日甘肅岷縣14名嬰兒同時患有腎結石病癥,引起外界關注。至2008年9月11日甘肅全省共發現59例腎結石患兒,部分患兒已發展為腎功能不全,同時已死亡1人,這些嬰兒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價位的奶粉。

原因:原料奶以次充好、弄虛作假 ;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存在漏洞;社會監督軟弱無力;政府處置不力、報告不及時。
③地溝油: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劣質油,如回收的食用油、反復使用的炸油等。地溝油最大來源為城市大型飯店下水道的隔油池。長期食用可能會引發癌癥,對人體的危害極大。(引百度百科)
這種地溝油往往被不法商家利用,經過過濾沉淀、分離,就會形成外觀與可食用油相似的“品質油”,但是其中還有大量的致癌物質。由于量大便宜,經過一些不法商家種種手段就到了你我的餐桌上面。

所以說中國的質量現狀:“傷不起”吃 - 地溝油、蘇丹紅、瘦肉精、住 - 樓脆脆(“回遷樓”質量)、喝 - 三聚氫氨、中國制造 = 山寨 = 低價。

結論:幾個經典的案例,我們可以看出,不管你從事什么行業,質量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,那么如何培養員工的質量意識?
品管大師朱蘭博士說過:品質,始于教育,終于教育。
經常組織有效的質量培訓,可以讓員工在培訓中提升自己的質量認同感,從而可以達到——全員參與的目的。
二、人人都是質檢員
“產品質量是?產出來的,不是檢驗出來的。” 美國質量管理?師威廉·戴明博?在提出“產品質量是?產出來的,不是檢驗出來的”這?理念之前,質量管理僅限于質量檢驗,僅能對產品的質量實?事后把關,前段與中間過程缺少“人員自檢”和過程控制。光對成品檢驗,這在行業內俗稱為“死后驗尸”。所以質量管理必須控制到制造階段,甚至設計階段,這樣就回到了全員參與,全員參與的前提就是讓大家擁有“質檢(自檢)意識。

當你去飯館吃飯,遲到一半的時候,發現餃子里有半只蒼蠅,你能接受嗎?
當公司不同的崗位人員都具有一定的質量意識,那么從公司產品質量的角度來說,(當然其中也需要一些質量工具來做支撐)絕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,到時候你會發現,制程或者售后問題越來越少,不必支出質量成本會越來越低,整個團隊在面臨質量問題時,更多的是如何解決問題,而不是把問題給甩出去!進而促進團隊的良好氛圍,這種氛圍一旦形成,就會無形中成為一種文化,從而讓公司進入一個良性循環(這涉及到企業文化與質量意識的關系,后期有時間再談)。
三、為什么我們要重視質量?
①質量是公司利潤的來源,利潤是企業生存的基礎。如果質量不能滿足客戶,那么你就會失去市場,失去市場,意味著你面臨淘汰風險。
②提高質量,可以增加產品售價,全員參與+質量工具會降低不必支出的質量成本,企業才能獲取更多利潤,個人才能升職加薪。
總之就是引導大家在日常工作中,樹立主人翁意識。當今社會飛速發展中,個人能力起到的作用占比越來越小,要想發展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,而團隊是由一個個個體組成了,所以必須強調個人意識的轉變,良好的質量意識也是其中的一種,畢竟人心齊,泰山才能移。
新聞中心
NEWS